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5月19日訊車停樹下,很快就會滿身“油膩”;人行街頭,地面像灑了糖水一樣粘腳。往年春夏的“欒樹滴油”,都會給市民帶來不少煩惱。17日,武漢首次在街頭大量釋放異色瓢蟲對付蚜蟲,防治“欒樹滴油”。
上午10時,長江日報記者在江岸區(qū)塔子湖西路看到,園林工人正在專業(yè)技術人員指導下,往欒樹的樹干上懸掛異色瓢蟲卵卡。
園林工人往欒樹的樹干上懸掛異色瓢蟲卵卡。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市園林科學研究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科研人員毛潤萍介紹,每張卵卡有20粒異色瓢蟲蟲卵,一周左右就能孵出幼蟲。幼蟲會自動尋找并捕食危害欒樹的蚜蟲——欒多態(tài)毛蚜(簡稱欒蚜)。
欒蚜在欒樹嫩葉上(采樣資料圖)。 張蕭蕭 攝
毛潤萍說,“欒樹滴油”其實不是欒樹會滴油,而是比芝麻還小的欒蚜在作祟。它們以欒樹的嫩芽、嫩葉為食,并分泌出一種蜜露。蚜蟲蟲害爆發(fā)后,不僅容易導致樹葉起卷、黃落,大量蜜露還會像下雨似的滴落,蜜露里含有糖和水,所以黏糊,最初滴下來是透明的,一段時間后,會滋生霉菌,因此看上去像黑色油污。不過該蜜露對人體無害,只是容易污染車輛及路面。
欒蚜分泌的蜜露成雨滴狀粘在欄桿上(資料圖)。張蕭蕭 攝
該院工程師、園林食葉類害蟲生物防治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組負責人于靜亞告訴記者,欒蚜有“孤雌胎生”的絕招,繁殖能力超強。也就是說,蚜蟲不需要配偶就能“懷胎”,“胎兒”一生下來又會自動懷上“胎兒”。如此綿延,蚜蟲數(shù)量就會呈幾何級數(shù)增長。傳統(tǒng)的防治方法是打農藥,不僅會污染環(huán)境,還會傷及益蟲。只要有一片樹葉漏打,蚜蟲就會快速繁殖,卷土重來。去年,市園林科學研究院開始研究異色瓢蟲生物綜合防治技術,經在實驗室反復試驗,目前技術已經成熟。
毛潤萍進行異色瓢蟲生物綜合防治技術實驗。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于靜亞介紹,異色瓢蟲食量驚人。一只異色瓢蟲在一生中,可捕食蚜蟲上千只。今年,我市已在江岸、武昌、青山三個中心城區(qū)共篩選出9條道路,計劃在五六月份釋放異色瓢蟲1萬只。“這是武漢首次使用異色瓢蟲來對付蚜蟲。”于靜亞說。
野生異色瓢蟲在欒樹上出沒。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江岸區(qū)園林局綠化隊高級工程師李麗霞表示,瓢蟲釋放后,他們將每隔幾天跟蹤監(jiān)測一次欒蚜數(shù)量變化。非常期待“瓢蟲特攻隊”的表現(xiàn)。
江岸區(qū)塔子湖西路的欒樹。長江日報記者李子云 攝
市園林和林業(yè)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全市共有欒樹12萬余株,是行道樹家族的主力軍。每年秋天,欒樹花果同枝,成為三鎮(zhèn)街頭一道亮眼景觀。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從2008年開始進行天敵防治病蟲害研究,截至目前,先后研究成功并推廣了中華甲蟲蒲螨、腫腿蜂、花絨寄甲等四種天敵。(長江日報記者蔡燕秋 明眺生 通訊員孫姝 劉星宇)
【編輯:鄧臘秀】
Copyright @ 2001-2013 www.nuoxin-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時尚網 版權所有
聯(lián)系方式:954 29 18 82 @qq.com
粵ICP備18025786號 營業(yè)執(zhí)照公示信息 未經吉中國時尚網書面授權,請勿建立鏡像,轉載請注明來源,違者依法必究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鏈接 | 合作伙伴 |